分享到:
侯文学
江西省鄱阳县凰岗镇辖内有一座危桥,村民称会随时坍塌。4月21日,中国江西网记者向县水利局联系并反映情况时,遭多部门推诿,其中一名建设管理股程股长竟称“没有公车没办法下乡”。报道刊发后,当地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对此予以痛批。次日,县水利局局长高杨带领多人赶赴危桥现场勘察,并开始对危桥进行临时性加固、维修。(4月23日中国江西网)
看来,对一些党政机关中存在的“孙连城”式工作作风,确实需要加以整治了。
“孙连城”式作风,来自于当下的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其中,有一位名为孙连城的干部,他每天准时上下班,不贪污,不巴结领导,也不得罪下属,就是不干事。鄱阳县那些相互推诿的部门暨干部,特别是水利局那位以“没有公车没办法下乡”为由拒绝前往察看和处理危桥的股长,就是现实版的“孙连城”。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大力整治“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大背景下,这种“孙连城”式的懒政作风积习不改,不能不令人费解。
这些“孙连城”式干部表现出来的“占着茅坑不拉屎”赖政作风,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这种作风,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公务人员是人民供养的,其根本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若不关心百姓的安危冷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以对随时都会坍塌的危桥不管不问为例,一旦桥真的坍塌了,且因此死了人,有关部门和干部显然难咎其责。这种作风,有损于党和政府形象。工作推诿拖拉,行政效率低下,不但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害,也会给政府的形象抹黑,使党群关系遭到破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孙连城”式作风的危害,并不亚于贪污腐败。
整治“孙连城”式的作风,要从根本入手,提高责任意识。明确党和人民把自己放到一定的岗位上,就要不负重托,勇于承担责任,想作为,敢作为,会作为。要改进作风,注重抓落实。坚持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既要全力推进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又要着力干好强基层、打基础的实事,努力多办惠民生、得民心的好事,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都不撞,以扎扎实实的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业绩。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时代和事业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勇于承担起重任,彻底摒弃“孙连城”式庸散懒作风。目前,鄱阳县纪委已经成立调查组进驻县水利局,对该局工作人员作风拖沓、监管失职等问题进行彻查。调查处理结果再当别论,但此事的教训值得各地各级政府认真汲取。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