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安一艨
本来简简单单的居住证,硬是办了9次都没成功,从黄石来汉务工的傅小姐被这事困扰了一个多月。在网上曝光后,辖区公安分局主动联系傅小姐,她第10次前往社区警务室,终于办成了手续。(5月1日武汉晚报)
连日来,类似的舆论“倒逼”作风改进的事件持续上演:“丁义珍式窗口”引发全民关注,相关部门迅速加以改进;“长颈鹿站牌”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网民调侃的对象,站牌终于变矮了;“尘封多年的意见箱”在舆论的热议下,终于发挥了意见箱真正的作用;连跑9次都未能办理居住证,在媒体曝光后,辖区公安分局主动联系,终于办成了手续。对于舆论发挥的积极作用,笔者不禁要点一个赞;但需要舆论来“倒逼”作风改进,笔者却觉得不是滋味。
多年来,政府窗口单位的不作为行为,使群众对政府部门负面评价越来越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成了群众对政府部门根深蒂固的印象。为了转变工作作风,“微笑服务、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相继出台,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作风不实、懒政怠政、故意刁难的现象仍然存在。
面对普通的办事群众,部分的工作人员端起高傲的架子,在他们看来,自己是“为上者”,群众就应该听从自己的,“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心早已迷失;而当媒体曝光后,则会立马“做低俯小”,以期能及时换回颜面。
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危害极大,伤害了干部关系、损害了政府形象,通过“舆论”倒逼作风只是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一是要依托“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加强思想作风教育,切实转变观念;二是要充分发挥纪检作用,结合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政策,从制度上推进作风改进;三是对出现的作风问题要加重惩罚力度,提高公务员犯错误成本,让干部绷紧作风这根弦;
“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为官者应该牢牢记住,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更是为人民办事的,要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在服务人民上下功夫,让“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常态,让舆论倒逼作风现象不再出现。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