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学校剥夺“课间10分钟”,“因噎废食”要不得

2017-05-04 11:07: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最近听到不少家长反映,孩子的课间10分钟“没了”。学校规定,课间时段,学生除了出去上厕所之外,不得出教室玩耍。于是,整个课间,校园里都是静悄悄的,完全没有了属于孩子的朝气和活力。(5月4日人民日报)

  众所周知,课间10分钟就是在学校两节课程之间供学生放松、休息的,以便更好的进行后面的课程学习。可是,近日却有学校要求学生课间除了上厕所之外,不得出教室玩耍,而学校这样做的原因在于害怕学生在活动期间出现意外,学校要担责,因而变得“谨小慎微”。因为害怕学生受伤,就将学生“圈养”起来,这样的做法岂非有点因噎废食,掩耳盗铃的意味。

  诚然,现如今的学生仿佛都成了“温室的花朵”,运动能力差强人意,一跑就受伤,一动就气喘的现象着实普遍,在运动中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数。而在校园内,踩踏、坠楼、暴力等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虽然这些事故的发生基本都是偶然和意外,可是在许多家长看来却并非如此,他们总会认为孩子的意外是学校的疏忽、体罚等人为原因造成,因而让学校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笔者以为,无论是课间休息的时间,还是体育课的设置,都是“素质教育”下必有的一环,这些时间可以说是学生们在校期间唯一可以放松身心的时间了,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们课业负担繁重,放学回到家还有诸多学科的作业要做更加无暇兼顾体育锻炼,在“应试教育”的笼罩下,“素质教育”仿佛早已沦为了口号,试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谈何全面发展。

  安全是头等大事,这一点固然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为了免责,连孩子们课间休息都要剥夺,那么未免有点因噎废食。课间休息嬉戏,本是孩子们应该享有的权利,是校园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调节孩子们身心的必要环节,学校应该做的是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承担起监督、管理的职责,而不是禁止。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学生时期,每个人也将送自己的孩子步入校园,一方面希望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慎重、合理的安排学生的校园生活,莫要让校园中的孩子们再成为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另一方面也希望广大的家长也能够理性看待孩子在活动中的伤痛,加强对孩子的锻炼,提升身体素质,毕竟拥有良好的体质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