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官员应筑牢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

2017-05-08 16:24: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魏美红

  自己和情妇没车开,就有人张罗给买车或送车;女儿留学、在国外买房子差钱,马上就有人掏腰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原司长童敏利用职权,为8名请托人在企业经营、保健食品审批、药品审评、职务晋升等事项中提供帮助,多次收受或同意其情妇苏某收受请托人给予的现金、汽车、银行卡等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316万余元。(5月7日法制晚报网)

  随着从严治党的的持续深入和两准则、四条例等制度规定的出台,党和国家的反腐行动深得民心,党的作风建设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认识到腐败依旧存在在各式各样的战场,公款私用、权钱交换、有权任性的新闻持续不断的曝光在公众的面前。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原司长童敏被判处十年刑期,再一次引发了公众的热议。面对层出不穷的官员的腐败行为,我们应该反思。反思为何中央三令五申要求领导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今天,依旧有少数领导干部对权力和金钱存在错误认识,任由自己的一己私欲呢?

  首先,“一乃万物之始”。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一个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初之不慎,必有后患。官员干部的贪欲也是一点点膨胀起来的。部分党员干部从一开始的放松变成了对自己的放纵,放弃了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在个人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理想信念和法制观念。最终,在权力、地位、金钱和美色面前丧失原则,把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

  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贪污腐败背后,存在巨大的利益链条,形成了一种腐败“文化”。腐败“文化”带来的破窗效应再加上制度上存在的漏洞,成为腐败滋长的温床。比如上级官员行为缺乏有效监管、一些禁令文件本身道德倡导性内容过多,具体责任追究等细节性规定少,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等等。这些,无形之中为官员贪污腐化提供了制度便利。

  所以要从根源上解决贪腐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堵塞制度漏洞,加强监督,畅通举报机制。对顶风作案的贪污腐败行为,发现一起,严查一起。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官员自身上下功夫。官员自身要筑牢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一己贪欲和奢靡之风,明白当官不是享乐发财之道,从而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和“廉洁观”。

  洪应明在《菜根谭》书中写道“人只一念之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可见,贪与不贪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这一念之差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官员个人的前程尽毁,也严重危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只有拒腐防变的警戒线在党员干部的心中拉起,我们的党员干部才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远离贪腐行为,我们的社会才会良性运行,我们的党内风气才会风清气正。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