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江文
面对络绎不绝的送钱送物者,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颇有原则”地给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规矩: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他靠着如此荒唐的“规矩”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随着外界不断涌来的形形色色的诱惑,卢铭旗的思想防线进一步松动,贪欲也随之如泄洪之水般奔腾汹涌,最终把他淹没。(5月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成语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的故事,“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对掩耳盗铃者,很多人都认为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愚蠢到这个地步的人。殊不知现实生活中,却又这样一些官员,他们所作所为,和掩耳盗铃者确实是非常相似。比如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自作聪明地给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规矩: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妄想以此逃避惩治,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明知道收受贿赂是错误的,是要被惩治的,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于是假惺惺地给自己定下几个规矩,以显示自己腐败也是有规矩的,也是有底线的。这样自欺欺人的伎俩,确实是让人忍俊不禁。
其实,很多官员在意开始收受贿赂时,都和卢铭旗类似,都要坚持一个原则,都要想把握好尺度,谁知道贪腐的大门一旦打开,贪欲的胃口也就会越来越大,所谓的原则,早已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开始要坚持腐败“三原则”的卢铭旗。到后来不是同样连“三不收”的规矩都不守了,习惯了把金钱作为衡量标准,做什么都考虑有没有好处,对于有好处的事就积极去协调,想办法去促成,没有好处的事就被动应付,眼睛每天总盯着房子、车子,想方设法地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明白,腐败就是腐败,没有什么有原则的腐败和没有原则的腐败之分。又要想腐败,又要想不被惩治,那只是一厢情愿,是注定不能得逞的。与其费尽心机给自己的贪腐定下规矩,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把自己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自觉接受监督,不做以权谋私的事。
给自己定下贪腐“三不收”的原则,骗得了自己终骗不了别人,骗得了一时终骗不了一世,骗得了个别人终骗不了党纪国法。这样掩耳盗铃的贪腐伎俩,最终只能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笑话。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