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巨贪村官”18年私吞1.5亿 小官巨贪不容小觑

2017-05-08 15:17: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持续热播,观众们对剧中反腐倡廉的情节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前两集中,一名处长在短短4年里贪污受贿2亿多元,这让观众们感到震撼。虽说电视剧的情节大多是虚拟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过一名“巨贪村官”。据检方起诉,18年里,他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曾经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现在一片萧条。(5月8日中安在线)

  小官巨贪,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个新词,它主要是指一些官员级别很低,但是贪腐数额惊人这样一种现象。一名村支部书记,竟然连贪腐都有涉案过亿的“本事”,被称为“小官巨贪”确实名副其实。近年来,“小官巨贪”案时有发生,各地爆出的“小官”们动辄上亿的腐败金额,已经严重危害到国家的基层政治生态。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村一级成为了直接联系人民群众的基层组织,更是上级政策和各类利益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利益的驱使下,手握权力而不知慎用,基层腐败屡屡被牵涉而出。在个别农村,支部书记就是土皇帝,人财物三权集于一身,他们手中有权,就可以让群众敢怒不敢言;他们上面有人,自然可以无所畏惧毫不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部门对党员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一直秉承“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但是,随着国家对基层基础工作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基层干部无法抵挡物质的诱惑,再加上心存一定的侥幸心理,于是铤而走险,从小贪走向巨贪。

  官不在大,而在权实;权无大小,重在监管。“小官巨贪”现象要能得到有效的遏制,需要各级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在盯着高级别官员的同时,将目光“下移”,加大对于低级别官员行为的监督监管力度。此外,还要发动群众积极举报身边的小官腐败,双管齐下,全方位多措并举同时进行,将权力真正的关进制度的笼子,真正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态。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