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胡臣臣
面对络绎不绝的送钱送物者,河南省安阳市人社局原副局长卢铭旗“颇有原则”地给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规矩: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他靠着如此荒唐的“规矩”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最终思想防线进一步松动,贪欲也随之如泄洪之水般奔腾汹涌,把他淹没。(5月7日中国网)
“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极少数官员把落马归咎于制度缺失、环境险恶,甚至埋怨组织和上级对自己“平时没人管,一管就被关”。其实,追根溯源,是忘了初心、背弃信仰,“总开关”失守,贪欲如泄洪之堤。
“吾日三省吾身”当成为党员干部常态,“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止,适可而止,当止则止,自己给自己“叫停”。卢铭旗“三不收”,是“不完全”自省的结果。其知道“不义之财”不能收,但是,在欲望面前的“自省”并不完全,其自省的结果不是坚定信念、遵照党章、遵守党纪国法,而是“找借口”“钻漏洞”,设置“三不收”原则,就自认为是建设了“安全屋”,其实不然。
“关系不好的不收、信不过的不收、家庭困难的不收。”并不能筑起“不透风”的墙,反而让其在自设的“安全地带”忘乎所以,助长贪腐“邪念”,愈演愈烈,最终难以收场。
卢铭旗的“三不收”原则是“半路夭折”的自省,其自省“不能收”不是坚决“不收”而是“有原则”的“收”。如果其自省能够再深刻一些,也许就能够坚定“不收”的道路,而不是在半路走“岔路”。究其原因还是党性修养不够、精神之“钙”不足,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补齐“短板”。
黄石港区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链”,通过廉政党课、主题党日、“周一夜学”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和《准则》《条例》。此外,妇联以培养优良家风为主要内容开展助廉活动,力求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升廉政文化素养。
各地都可以通过类似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为干部“补钙”。“身之主宰便是心”,只要党员干部“心学”这门课修好了,就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自觉抵制诱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