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笔者下乡游玩,看到一个村正如火如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支施工队伍,正给公路两旁的民居粉刷白色外墙。据了解,有些村民房屋刚建好没多久,外墙已经贴上了漂亮的瓷砖,非常不情愿再统一刷白。但架不住村干部好说歹说,最终都整齐划一被“刷白”。也有一些村民担心白墙时间久了,经风历雨,容易变脏、变色,反而不美。(7月8日《人民日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墙面刷成统一的白色,焕然一新的样子,让人看起来感觉非常好,但是对于更多的群众而言,这样的“刷白墙”却成为了他们心中的“负担”,因为这样的刷白有的并不愿意,还担心这些白墙经不住风吹雨打而“变丑”。 乡村建设的确需要为他们进行“装扮”,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不管是绿化上的更规范,卫生上的更清洁,还是给墙面“化妆”,这些都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这些都只是在面子上进行完善,并不是乡村建设的精髓。 乡村建设是关乎村民的大事,也是关怀整个国计民生的大事,自然不能只是在“面子”上下功夫,群众更需要的是夯实“里子”,不管是乡村文化、乡愁、乡村发展等内容,都是乡村建设的“内在动能”,强化这样的“里子”建设才是第一要务。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刷白墙”中,其实也是一种不务正业,妄想通过这样的“歪路”来支撑整个乡村的建设,这显然是对乡村建设的片面理解,也可以说是工作上的形式主义,这样的“行动”并不是“走心行动”,也就难以赢得民心。 乡村建设需要锦上添花的“刷白墙”,但前提是能够更好在保留乡村的“原味”之下,更好地保障他们的生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乡村能够成为宜居宜家的一道特别风景,才能够“刷”出群众的幸福感。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