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于生 前不久,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一些办事群众在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屡屡遭遇工作人员季军祥各种理由的刁难。没过几天,临川区纪委监委信访室接到群众举报,信中反映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上顿渡分局一名工作人员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要求服务对象发微信红包的情况。对此,区纪委监委迅速成立调查组展开初步核查。(7月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着“加好友跟踪服务”的旗号,实则要求对方发红包、为个人谋求私利的不法行径,正是心存不良干部的微腐败表现。不发红包就拖延办事效率,发了红包才给好好办事的坏风气,不仅让机关部门的服务形象受到损害,同时也让政治生态受到污染。针对这种“发红包好办事”的微腐败,一经发现必须严打。 权力有大有小,但是借用权力去谋私的腐败,无论大小都要严打。“高官巨贪、小官蝇贪”,只要属于贪腐行径,都是我们要严厉打击的对象,“打虎拍蝇”要时刻在路上。微信红包式的微腐败,在当前信息发达的时期里尤为突出,不同于以往现金式的送礼,这种方便快捷的受贿方式日益侵蚀着部分干部的心理防线,让他们走向贪腐的深渊。微腐败不容忽视,对待这种不易察觉、隐蔽性强的腐败方式,更是要拿出“狮子搏兔”的决心,全力严打。 微腐败虽然每次侵吞金额不大,但是放任不管,却会产生不容小视的危害。机关部门的微腐败让办事人员不再关注办事效率,只为谋求私利不求工作上进;扶贫领域克扣专项资金,不顾群众生活困苦,严重损害贫困群众的利益;食品安全卫生检查中浑水摸鱼,为贪图商家所送红包,放任不合格食品药品流入市场,将人民生命安危抛之脑后,等等都是微腐败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一个环节的微腐败可能导致整个链条的崩坏。对于那些关乎人民群众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环节,哪怕再小的微腐败,也必须严打到底。 微腐败看似小事,却可能招致“大事件”,严打微腐败,不仅要根除“发红包好办事”的微腐败,更要在多方面共同发力,铲除微腐败滋生的土壤。干部自身要加强思想教育学习,自觉远离腐败圈子,把好的工作作风保持;有关部门要严查严打微腐败迹象,做好基层权力“防护网”,规范惩罚手段,提高腐败成本;社会公众要积极利用舆论监督举报,把群众主动权归还,让微腐败无处藏匿。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