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莫让“传达不过夜”折腾了群众

2019-07-11 15:41: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半月谈记者在部分贫困地区调研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论事情缓急,一律连夜开会传达,动辄周末兴师动众加班。部分被上级“绑架”的扶贫一线干部,晚上开会、熬夜加班已成常态,白天则疲惫不堪,直打瞌睡。(7月10日半月谈)

  中部某农村,全村不足百人,多是留守老人。一日,上级乡政府召开扶贫会议,乡党委书记要求各村迅速向群众传达会议精神,各项决议要“传达不过夜”。村干部们傍晚回到村里,召集村里的老头儿、老太太在晚上开会传达。会后群众散去,村干部们留下整理材料,将会议过程填表入档,折腾到半夜。

  长期以来,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对工作重视,就要雷厉风行地开会,就要要求下级单位“传达不过夜”,这看起来是轰轰烈烈,是一竿子插到底,但仔细想一想,如果不分轻重缓急,事无巨细地要求下级单位“传达不过夜”,而且还把这作为考核下级单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殊不知有时候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因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折腾了群众。

  当前农村青壮年大多外出,留守在家的大多是老弱病残弱小群众,农村老年群众,一般都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习惯,休息的时间比较早,加之大多数学生娃娃要早起,所以也睡得比较早,而上级领导干部不考虑农村的现实,一刀切,要求各项决议要“传达不过夜”。村干部回家本就傍晚了,还要通知农村留守在家的老头儿、老太太来开会,农村群众居住分散,让一些年高体弱的农村群众,摸黑到村部开会,听一些也许和他们关系不大的大政策,这确确实实有一点折腾人。

  仔细想一想,是不是每次要求“传达不过夜”的决议都非常非常紧急,都不能等到明天再说,恐怕未必。其实,绝大多数事情是完全可以在某一个规定的时间段完成,没有必要硬要要求下级单位“传达不过夜”,其实,过一夜再传达,对绝大多数决议的执行也无妨,但一些领导干部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个工作的重视,却坚持要“传达不过夜”,否则就可能对下级单位负责人进行批评。

  遇到火烧眉毛的急事、大事,“传达不过夜”无可厚非,而且应该坚决执行,但不管轻重缓急,一刀切地要求“传达不过夜”,这就说不过去,希望这引起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