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9年7月12日,交通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道路运输价格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对持载明姓名、本人相片和年龄的有效身份证件的儿童,6至14周岁的执行客票半价优待,并提供座位;6周岁(含6周岁)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实行免费乘车(9座及以下客车除外),6周岁(含6周岁)以下、单独占用座位的执行客票半价优待”。(7月14日澎湃新闻)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在不断攀升,有数据显示,从1975年起,40多年间6至7岁的城市男童和女童身高分别增高了7.1厘米和6.3厘米。也就是说,以往设定的身高1.2米以下儿童享受免费乘车的优惠政策早已跟不上儿童成长的速度。 “儿童成长速度加快,公务服务也应该跟着调整”,近年来在群众中这样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如此,每年两会上也有不少委员代表们建议修改儿童购票标准,甚至直接建议将免票标准提升至1.3米,全票标准提高至1.6米。 此次交通部发布的关于调整运输价格的征求意见稿释放出的信号表明,6岁以下的高个子儿童,或许有望跨过“1米2”或“1米3”的身高门槛,享受免费乘车的优惠,此举无疑是响应群众的呼声,顺应时代的潮流。 当然,依据“年龄”来设定乘车优惠政策或许更为合理,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些桎梏,比如,有的儿童未办理除户口本外其他可证明其年龄的身份文件,还有由于习惯原因,许多孩子并不会将相关证件随身携带。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无法用“年龄”来判断小孩是否能够享受免票政策。正因如此,该意见也未完全摒弃“量身高”的标准,采取了年龄和身高相结合的方式来定标准,此举无疑是在公共服务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上往前又迈进了一步。 以何种标准设置儿童的购票优惠才算合理,一直是一个热议话题。尽管在公众看来,以“年龄”设定标准可能也并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此次交通部发布的关于调整运输价格的征求意见稿,让公众看到了政府部门以及全社会在优化儿童成长环境以及如何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关怀上所做的努力,更让公众看到了公共服务朝着民意的方向在进步。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