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针对大学生线上课程“刷课”现象,湖北校媒日前面向部分高校百名大学生随机做了一项问卷调查,所在院校开设了线上课程的74人中,有66%的大学生表示会通过“朋友介绍刷课平台、淘宝上搜索购买、高校供需撮合平台QQ群、挂机”等方法进行刷课。参与过慕课教学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慧女副教授表示,针对“代刷”网课现象,需要从根源上寻找解决方案,要提高课程质量、增强吸引力。(7月15日《中国青年报》) 上课,原本是为了学知识、长本事的,然而在某些高校学生看来,上课的唯一目的便是“拿够学分”。是教师的水平不高?还是教学内容与专业不符?亦或是所讲知识早已烂熟于心?答案显然都不是,他们之所以选择“刷课”,究其根本无外乎“不实用”。 当“上课”变成了一项“拿分任务”,势必会有些学生“抄近道”、“走小路”,毕竟在他们看来,只要确保任务完成,便能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失。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学习的本质目的,即掌握知识,筑牢基础,学以致用。 诚如当下不少企业家所言:“现在的创业者大都喜欢赚快钱,不愿厚积薄发谋长远。”同样,如今也有不少学生一心只想着“走捷径、拿高分”,而不愿去踏踏实实地学习和钻研知识,就像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的“旮旯老师”赵旭所言:“只知道‘开卷有益’,却不懂得‘掩卷沉思’。” 当然,学生“刷课”固然不对,但作为“授课”方,是否也该反思下自己为何给了“刷课商”可乘之机。一则是因为授课内容虽然足够专业,但授课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枯燥,不利于知识的有效传播;二则是线上授课虽然解决了“时空问题”,却丧失了课堂的互动性,当学生有疑问时,难以及时解惑;三则是网课内容虽能做到及时更新,但因其受众面广,所讲内容不免有些“机械”,做不到对每位学生的因材施教和精准答疑。 故而,避免学生“刷课”,切不可过分依赖“网络监测”、“纪律处分”等技术和管理手段,而应针对“网课”的短板问题做对位“弥补”,如高校教师可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去针对“网课”的内容与学生做有效互动,在给学生们答疑释惑的同时,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网课所学。 一言以蔽之,网课虽好,亦需与学校课堂教学形成合力,唯有线上线下相互配合,方能让知识有效传播,也才能纠偏学生的“挣学分”思想,从而让学生们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