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杭州奔驰过失撞人案”宣判一出,便被网民顶到了微博热搜榜。部分网民将这一事件与“20年后学生打老师”一案进行比较,认为致五人死亡判刑六年处罚过轻。也有部分网民认为,本案以交通肇事罪起诉,肇事者未逃逸,没有酒驾毒驾,主动承担责任并取得家属谅解,法律规定最多判七年,因此六年刑期是合理的。 很多被大家关注的案件宣判之后,都会引起一定争议,总会有人认为法律公平,有人认为法律判决过轻,也有人认为判决过重。有争论是好事,说明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受教育人群的扩大,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然而,情大还是法大,这一无期困扰国人的问题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破解。 依法治国,执法者应当刚正不阿。人们总是在情感上倾向弱者,但是有的弱者犯的错误很明显,一味偏袒将会失去法律的公正性。2018年10月12日,浙江义乌发生电动车逆行撞汽车的事故,电动车主家境一般,与汽车车主相识,便请求交警将责任认定给汽车。而案件中的交警给予了明确的否定,表示:错了就要积极面对,若因赔不起就将责任判给别人,就违反了法律的公正。执法者的不偏不倚,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了“我弱我有理”的社会风气。由此可见,执法者依法执法、顶住舆论压力才能让法律判决落到实处,让违法者无空可钻。 信息社会,媒体切勿推波助澜。随着网络社会的发达,信息量大幅增加,各路媒体为了流量可谓各显神通。而媒体报道中的大幅留白或者画蛇添足,会隐瞒或扭曲事实真相,使读者不明真相跟风评论,制造社会舆论压力,影响法官判决。所以,媒体行业要坚定职业道德,还原事实本质。 社会责任,懂法者应当传道受业。随着生活条件的提升、人民素质的提升,普通大众渐渐开始关注法律案件,但对于法律条文也只是一知半解,遇到案件难免掺加个人情感,便出现了对于同一案件宣判结果的不同看法。这时,需要懂法者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扛起普法大旗,与群众讲解法律规定、处理依据,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群众理解执法者是依法执法的。 放下键盘,旁观者莫要人云亦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量不断增多且真伪难辨。于是便有部分网民受舆论影响,随波逐流,一味指责他人做法不对、法律不公甚至谩骂、成为“键盘侠”,关注社会热点,有一颗维护正义的心固然是好的,但被迷惑双眼或被图谋不轨者当枪使便是不可取的了。所以旁观者要擦亮双眼,在热点出来时要冷静思考仔细求证,或者等待官方、权威发言,根据事实真相发表自身观点,从自身做起维护法律公正,不给执法者制造舆论困扰。 法律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随着时代不断进步法律也在不断完善,而且没有尽头。坚持依法治国,告别人情社会。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