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精、准、实”考核为干部减压赋能

2019-07-16 10:19: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近日,《半月谈》报道指出,“考核就像车轮战,一轮一轮不间断。”记者近来在基层走访减负情况时,有基层干部用一句玩笑话,道出考核任务的繁重。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统筹,不顾基层人力几何、工作量多大,对基层考核、考评过频过繁,效果适得其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干部考核就是检验干部干事创业的有效方式,也能够以这样“考核关”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让他们更好地干事创业,既是识人,更是让人才发挥出“主观能动力”的有效方式。

  然而,在实际的考核中,责任层层下移,而权力却在上面,不但让基层的工作增加,也让他们的压力增加,采取应付检查、考核的方式,这样的一种考核和被考核的应对态度自然没有让考核的“指挥棒”发挥作用,笔者认为,要让考核成为鞭笞党员干部不断奋蹄的“扬鞭”就需要在“精、准、实”上下功夫。

  考核内容要“精”。考核些什么并不是上级想怎么变就怎么变的事情,而是有“清单”,把那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考核内容清除出去,把那些“杂、乱、差”的内容去除,才能够考核更精准,用力更精准。

  考核时间要“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不难看出,要看出一个干部的优劣,时间是最好的考验,不能一天几次,一周几次的考核、检查,应该给干部的成长一个时间,让他们能够更好成长,这样的考核才具有准度。

  考核成效要“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考核是为了党员干部更好地投身到服务群众中去,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效率,这就需要对干部对的地方赞扬,不足的地方及时指出来,让干部看到自己的问题,在改正上完善,才能够以“实”的考核,确保“实”的工作成效。

  考核的最终意义并不是对干部评一个优劣,而是以这样的方式把纸面上的“软指标”变成指导干部实践的“硬杠杠”,为他们减压的同时,也是在为他们赋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才能够更好地整装出发。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