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根据多名业主向澎湃新闻反映,去年以来,江北新区盘龙山庄小区一直在搞出新,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有做表面文章之嫌——在楼顶瓦片上喷一层漆,“就算是出新了”,一些破损的瓦片仍遗留在房顶上。这种老小区出新整治的方案跟其他其他小区有些不一样。(7月18日,澎湃新闻网) 如此人造的“亮点”,确实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或许也能让前来考察的领导“打高分”,进而赢得好感。然而,殊不知,“水上漂”、“花架子”的做法,只会掩盖问题,积累矛盾。用老百姓的话说,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 改造老小区楼顶的瓦片本来是一项惠民生的好事,然而以“喷漆”的形式代替更换瓦片,确实令人费解。尽管盘城街道办事处出具了一份《盘龙山庄小区出新相关问题答复》,称“瓦片整体喷漆,是为了延长旧瓦的寿命。”小区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居民的投诉与施工单位的宣传工作没做到位有关”,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屋面瓦片整体被“喷漆”,极容易给人以“弄虚作假”的印象。正如现场有业主对澎湃新闻表示:“瓦片容易换的就换,不好换就直接不换,刷上漆就算是屋顶出新了,感觉这是在糊弄我们业主。” 不难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民生工程的会开过了,任务也布置下去了,但是不是就等于这样工作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恐怕还不能简单划等号。如果是“做花瓶”、“造盆景”,表面上看是为工作“加分添彩”,但背后无非是想把人为编造亮点作为迎检“捷径”,留作迎接检查“证据”,结果什么问题也没有触及,更别说解决,如此“新瓶装老酒”,实在难逃形式主义之嫌。 屋面瓦片整体“喷漆”等“粉饰工程”折射的作风不实,群众自然也不会买账。为何有的地方却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面子上好看,领导考察喜欢看亮点,亮点成了香饽饽,谁会耐得住寂寞去做“里子”?二是做起来容易,做个样板可以短平快,而解决民生深层难题,要下力气、打持久战,可能短期效果不明显,不如避实虚来得容易。 热衷造“亮点”、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不仅会让相关民生工程政策失去准星,更会辜负群众信任。根除这种形式主义作风,需要拿出自我解剖的勇气,也需要对制度进行强化和完善。一方面,要避免“花架子”,使民生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关键要找到“金点子”,多些“精准发力”,多做实“里子工程”。另一方面,多些严肃问责力度,并让群众来评价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成效看得见,成果留得住。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