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北京中关村调研时强调:“要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就在于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人才“来得了”。从校园走入社会,我们都有过求职的经历,求职看什么?看发展空间,看薪资待遇,看企业文化,看规章制度。不错,要想吸引得了人才,拿到大量优质的简历,作为一家发展中的企业,必须得拿出一套足够吸引人的制度体系。同样,在世界大舞台上,中国就是一家这样的发展中企业,要想吸引得了国内外的优秀人才,就必须要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这其中得包括广阔的发展空间,优厚的薪资待遇,配套的公共服务,完善的政策支持。比如,推行服务专员制度,采取“一对一”方式,根据各类人才年龄、专业、需求等不同,实行“私人订制”,进行精准化服务。简言而之,就是要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尽可能地免除人才的一切后顾之忧,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 营造尊重关心支持人才的创新创业氛围,让人才“留得住”。初入职场,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甚至是陌生的工作,我们难免感到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到底能否胜任这项工作,心里不自觉地打起了退堂鼓。新引进的人才正如初入职场的我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而陌生,对即将接手的工作感到激动而紧张,此时的他们渴望有人能够作为职场辅导员对其进行帮助和指引。一方面介绍周围的“风土人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与鼓励,让其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快速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落实配套政策,为其提供户籍、居住、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医疗保障等便捷服务。 鼓励并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让人才“发展好”。身处职场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似的事,机械而麻木,没有一丁点趣味,焦躁、惶恐、沮丧,各种负面情绪围拢过来,好似要将我们彻底湮没。这时,好容易做了一件出彩的事情,我们满心欢喜地告诉同事、告诉领导,渴望得到他人的鼓励与表扬,哪怕只是口头上的一句罢了。这些高层次人才就好比身处职场的我们,更因为他们大多数长期扎根在生产、教学、科研一线,其枯燥程度相比于我们普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有朝一日他们取得了成绩和进步,同我们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渴求着旁人的认可与鼓励。不要让他们的成绩被湮没,就好比不要让我们的心死掉,及时的鼓励与表彰,将吹散此前的一切阴霾,让他们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鼓励与表彰,既能增强当事人的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又能借此进行广泛的宣传,大力营造以尊才为荣、护才为贵、成才为耀、兴才为乐的良好氛围。 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内容,要让人才“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开放的大门就得越开越大,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合作的大门也要越开越大。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