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本网原创

遏制违规发放津补贴,必须抓住“关键少数”

2019-07-24 15:40: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7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了2019年6月份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数据显示,当月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060起,处理850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944人。这已是连续第70个月公布月报数据。(7月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从6月份查处问题的类型看,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依然居高不下,占当月查处问题总数的25.5%。这既表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节奏不变,也说明“老问题”依旧存在,不收敛不收手行为仍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津贴作为一种辅助形式,是对劳动者额外劳动付出的一种补偿,一般是指补偿劳动者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但是,如今这些福利措施被人违规利用,且有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之势,这确实值得大家深思。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上级精神学习不深入、理解不透彻,没有深刻理解中央狠抓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的坚定决心和重大意义,主观认为为调动同志们工作积极性发放补助是合法合规的,甚至个别领导干部把违规发放津补贴当作激励职工工作积极性,或者赢得群众支持率的重要手段。

  同时,还由于侥幸心理在作祟,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钱不多、事不大,又是大家受益,上级不会太较真”“我们操作得很巧妙,纪委也发现不了”的错误思想,甚至认为,发放津补贴,虽然违规,但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既然皆大欢喜,明明知道不对,却为了所谓的“利大于弊”,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抛诸脑后,慷公款之慨、迎下属之好。

  透过现象不难发现,在每一起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事件的背后,都有制度不够完善的影子。要么是制度缺失,要么是制度监督成了摆设。不管是哪一点,都给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提供了可能。为此,各地要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并在制度创新上进行有益探索。特别是要真正让制度“长牙”,严防权力任性。

  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表面上看是集体内人人参与、皆大欢喜,但实际上,违规违纪的源头在掌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身上。因此,治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行为,必须抓住“关键少数”,盯住一把手,严惩责任人。依据《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规党纪,用好问责“撒手锏”,既严厉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使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

责任编辑: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