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问题、摸清态势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寻求创新性有益性思维模式、进而解决问题推广经验。实践中有的调研太重调研报告而不是问题解决,太重领导印象而不是群众论断,太重自我研究而不是集体智慧,调研成果出炉后,不敢回炉,不作回应,不重通气,俨然将实际研究演变成纯粹的“理论式调研”“作秀式调研”,缺乏对实践运用的面对面“拷问”。(7月25日红网) 在网络还不很发达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基层调研,大多靠“纸对纸”。大小事情都下个通知,大小工作都列个图表,大小问题都搞个指导意见。同时,还往往要求基层以书面的形式上报这些材料。 随着网络的发达,上级单位和部门,调研的方式也就有了一定的改变,最显著的也许就是从“纸对纸”转变为“键对键”。需要一个数据,或者微信、QQ群呼一下,让各个乡镇、各个单位把相关数据报上来,或者发一个邮件,让基层单位把数用邮件的方式报上来。 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纸对纸”的调研,还是“键对键”的调研,都有其合理性,都有存在的必要,这毋容置疑,毕竟间接经验也是一个人知识积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领导干部也要清楚明白,基层调研决不能只是“纸对纸”“键对键”,更需要广大领导干部下高楼、出深院、脚沾泥地“面对面”,而且必须意识到,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面对面”的调研永不过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比于“纸对纸”“键对键”的调研,“面对面”的最大优势是充满人性的温度,能够听到原汁原味的基层声音。“纸对纸”“键对键”得到的大多是别人经过加工和过滤的信息,带着浓厚的个人色彩,有时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过滤掉了一些他们认为该过滤掉的东西,影响上级领导对问题的准确判断。因此,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第一线,去面对面、心贴心地倾听群众的好声音,了解基层群众的烦心事、麻烦事等,就显得很有必要。 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哪一步,都不能替代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沟通交流的优势。“面对面”的调查研究方式,永远都有着“纸对纸”“键对键”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值得广大领导干部铭记。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