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同样的套餐,外卖价格比堂食价格贵11元,还要额外支付9元的外送费。近期,有读者称,其在一快餐品牌自主开发的APP上发现同样的产品,外送和到店取餐的价格差较多,其中某套餐价格相差11元。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发现,多款APP上均存在此情况。对于差价,上述品牌的门店表示,外送与门店自取的价格确实有所差别,这是“公司定的”,而公司为何制定如此规则,该品牌没有进一步解释。(《北京青年报》 7月24日) 随着互联网络的急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快节奏中急剧变化,除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商、网购,外卖的诞生更是像“天上掉馅饼”一般,使得千万奋战一线党的白领再也不用汗涔涔挤食堂或饭店,就能“伸手饭来”,极大便利了新一代“懒癌患者”。然而,外卖到底是真馅饼还是假馅饼,却还有待辨别。 据有关探访发现,多款APP上均存在外卖价格比堂食价格贵的情况,然而追问到底,公司为何制定如此规则,却没有进一步清楚的解释。这令人怀疑,到底是不想解释,还是根本就解释不清楚? 虽说经营者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作出自认为合理的定价,但消费者同样享有知情权。我国《价格法》明确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如今,外卖已将配送费和餐具费用单独列明,除了运送人力成本、包装费等,同样的食材,同样的质量,但同质不同价,到底差在哪?外卖商家有必要解释清楚。 透过现象看本质,线上餐饮市场亟需规范整治。除了在卫生等方面的严格规定外,定价同样需要标准和红线。所以说,外卖定价不能全凭商家意志,费用明细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商家和消费者双方权益,优化线上餐饮营商环境和市场,使外卖行业获得长效繁荣和发展。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