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左手握着方向盘,右手长时间放在换档杆上,没系安全带……这种“老司机”驾驶风格竟来自安徽淮南寿县一名14岁少年。7月19日,少年叶某某驾驶一辆合肥至寿县瓦埠镇的大客车时,被乘客录下视频。随后,这段视频在当地疯传。(7月27日) 据了解,2019年7月23日,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网友视频举报,在寿县埠镇路段,有客车驾驶员将客车交由14岁未成年驾驶。7月24日,警方将涉事车辆车主、驾驶员李某某、未成年人叶某某传唤至寿县交警大队。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重要交通工具。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而且加速了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有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但随着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的问题屡见不鲜,甚至已成为普遍现象,尤其到了暑假更是有所增多,对交通安全带来了严重影响。 无独有偶,2017年7月,湖南交警在检查一辆半挂车时发现驾驶员竟是一名16岁男孩,而其父亲却在后座呼呼大睡,经民警调查核实后,对其二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作出处罚;2019年2月,深圳交警接群众视频举报,视频中一名成年男子正坐在副驾驶上指挥主驾驶座上的未成年人驾驶汽车。接到警情后,深圳警方迅速行动,锁定嫌疑人廖某,经调查核实后,给予廖某吊销其驾驶证,罚款1500元的处罚。 未成年驾驶机动车为何屡禁不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家长对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的危害认识不到位。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心智尚不成熟,未经过正规的机动车驾驶资格培训,既不懂交规,也不懂操作,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手足无措,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二是学校教育不到位。学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培养孩子树立安全意识的主要场所,但一些学校对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存在着严重缺陷和不足,往往流于形式,无法触及灵魂,致使部分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三是惩罚力度不到位。对未成年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往往处罚较轻,主要以警告、批评教育为主。在有监护人或其他成年人共同为违法的时,也是以处罚成年人为主,未成年人为辅,客观上助长了未成年驾驶机动车的不良风气。 如何制止这种行为的再次发生,这恐怕需要多方合力。首先,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有责任、有义务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其次,学校作为教育引导孩子成长的主阵地,更要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首位,只有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安全出行意识,规范出行行为,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未成年人不得驾驶机动车的道理。最后,加大处罚力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发现的类似问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严从重进行处理,要让违法人真正感觉到“疼”,防止再犯,并对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目前,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大“杀手”。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大约有124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受道路交通安全伤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规范驾驶机动车,遵守道路交通规则才是避免悲剧发生唯一途径。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