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10日《工人日报》报道,今年5月,山西航产集团创建的劳模服务站投入使用,明确服务对象为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劳模服务站设置了劳模优先办理值机手续柜台,劳模本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和获奖证明,可根据其意愿优先安排座位、优先登机、托运行李快速识别提取等服务,并在登机牌、行李等处加贴“劳动模范优先”标识牌。机场工作人员还会提前了解劳模的航班信息,主动提醒劳模按时登机等。
在公共场所中,人们常见“军人依法优先”等标识,以彰显对军人的感谢与敬意。同理,在航站楼里设置劳模服务站,为劳模先进提供优先服务,亦传递出对人们对他们的尊重与礼遇。精细化的人文关怀与服务、可视化的“劳动模范优先”标识,既让劳模先进在出行时更加便捷,也向社会传递了“劳动光荣”的理念。
事实上,“劳动模范优先”不只是简单的服务升级,其社会价值远超服务本身。这是将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让尊重和礼遇劳模先进成为一种可感知的体验,进而让更多人看见劳模先进、感谢劳模先进,并且学习他们的精神和担当。
近年来,类似“劳动模范优先”的礼遇,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比如,在浙江嘉兴,市劳模协会联合地方医院建立了工作室,为市级以上常年生病、行动不便的劳模提供医疗咨询、上门服务;山东菏泽筛选出20家涵盖餐饮、医疗、商超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为劳模提供84项专属优惠服务;在陕西,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及陕西省劳动模范5年内可免费游览多个景区、观看演出等……这些融入日常的优待,不仅让劳模先进感受到了一份回馈,也让更多人更直观地理解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劳动模范优先”,是在推动崇尚劳动成为一种时代风尚。航站楼里的劳模服务站虽是一个小小的服务窗口,却映照出整个社会对“劳动光荣”的价值认同。期待这样的创新举措能够再多些,共同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汇聚起更多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评论员 张雪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