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运大潮中,孩童的欢笑声穿透人潮,成为旅途中最动人的音符。从长春站候车大厅里奔跑嬉戏的身影,到Z102/103次列车车厢里转动的彩色风车,从延吉西站“高铁妈妈团”温柔的哄逗声,到沈阳站爱心服务台的暖心指引,铁路部门围绕儿童旅客的特殊需求,从车站到列车、从硬件到服务,精心织就一张覆盖全旅程的“守护网”,让每一段亲子出行都浸满暖意与安心。
这张“守护网”,在车站里透着细致入微的关怀。走进延吉西站,母婴候车区的设计处处彰显巧思:哺乳室保障私密,儿童娱乐区铺着柔软地垫,阅读益智区摆满绘本与积木,圆角家具从根源上规避磕碰风险,湿巾、温奶器等常用母婴用品随取随用。更令人惊喜的是,朝鲜族传统玩偶与伽倻琴模型的点缀,让孩子们在搭积木、读故事的间隙,便能触摸到民族文化的温度。“高铁妈妈团”的女职工们更是行走的“育儿宝典”,她们定期培训应急处置技能,把冲奶粉的水温、换尿布的技巧练得熟稔,遇到外籍小旅客还能用上几句简单外语,用专业化解家长的手忙脚乱。不止于此,沈阳站“美丽”服务台、长春站“春之约”爱心服务台的预约接送服务,从进站引导到站台交接全程护航,让独自带娃的旅客少了奔波焦虑,多了踏实放心。
列车上的服务,则把贴心无缝延伸到旅途每一刻。长春开往厦门北的Z102/103次列车上,5岁以下儿童占比超三成,“列车幼儿园”的创新模式让漫长旅途焕发活力。“红黄绿亲亲宝贝服务法”像一把精准的钥匙:给3岁以下宝宝递上含一次性奶瓶、恒温水瓶的“婴儿护理包”,为4至6岁孩童在铺位旁铺开爬爬垫打造专属活动区,给6至12岁孩子送上绘本与益智玩具。乘务员们轮班之余,会蹲下来陪孩子搭积木、讲铁道安全小故事,餐吧特意准备的南瓜粥、蔬菜面,连调味都比常规餐食清淡几分。这些藏在细节里的用心,让哭闹变成欢笑,让无聊化为乐趣。
硬件升级与软件优化的双重保障,让“守护网”更显坚实。暑运前,铁路部门对车站与列车空调系统进行“精修细检”,确保候车区、车厢温度始终维持在26℃左右的舒适区间;儿童小药箱里,藿香正气水、退热贴、创可贴等用品分门别类,随时应对突发状况;候车区与列车图书角持续更新童话绘本,餐食供应新增的水果泥、小份餐,精准匹配儿童口味。从设施完善到服务创新,每一处调整都紧扣“儿童需求”,生动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深层内涵。
当孩子们在候车区的软垫上蹒跚学步,在列车的爬爬垫上追逐嬉笑,当家长们卸下焦虑、从容交谈,这张由铁路人用心编织的“守护网”,早已超越了安全保障的范畴。它是流动的温情,是服务的温度,更是民生工程最生动的注脚。在这张网的守护下,每一段亲子旅途都满溢着安心与欢乐,而这样的出行体验,正是幸福中国最鲜活的日常写照。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