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复兴号”的鸣笛划破长白山的晨雾,“坐着高铁看中国·穿越白山黑水”主题宣传活动同步启幕。100余名媒体记者沿着沈白高铁展开的调研,不仅记录下这条高铁的开通盛况,更透过钢轨与桥梁的交响,读懂了这条串联辽吉大地的钢铁动脉,早已超越交通载体的意义,成为书写发展、传承文脉、凝聚力量的生动载体。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关键一环,沈白高铁将沈阳至长白山的车程从3小时24分钟压缩至1.5小时,让抚顺、通化、白山三市彻底告别不通高铁的历史,更与京哈高铁形成闭环,打开了京津冀资本、技术向东北流动的通道。时空距离的缩短正加速发展要素流动,抚顺的石化产品借高铁更快抵达市场,通化的山葡萄酒、白山的松子通过便捷交通走向全国。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而言,高铁更拉开了城市发展骨架,为康养、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落地提供了关键支撑。
采访团所见的通化“红旗站”智慧典范,正是这条高铁智能化的缩影—从实时监控线路状态的智能系统到适配极寒环境的车厢设施,创新基因贯穿建设与运营全过程。更难得的是,工程穿越园池湿地自然保护区时,不仅选线避让中华秋沙鸭集中活动区,还设置全封闭声屏障减少干扰,全线规划的36处生态廊道,更保障了山林生灵自由迁徙,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沈白高铁最动人的风景,是自然与人文的交相辉映。在抚顺站,“雷锋服务台”的温情服务让不朽精神代代相传;在东北抗联纪念馆,“林海雪原抗联英雄”的史诗激荡起爱国情怀;在长白山站,森林中的站房设计见证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蜕变。沈白高铁将沿线的文旅明珠串珠成链,搭配抚顺“持高铁票景区免票”等举措,让“清晨品沈阳老边饺子,傍晚赏长白山天池”的“快旅慢游”成为现实。通化、白山两地新增的近万家餐饮住宿企业,更见证了高铁带来的“流量”正转化为振兴发展的“留量”。
“坐着高铁看中国”,看的是轨道延伸的速度,更是发展突围的豪情。沈白高铁穿行于白山黑水间,这趟穿越林海雪原的高铁,正载着东北大地的希望与力量,驶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