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0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33.4万人次,国庆中秋假期运输(9月29日至10月4日)累计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达到1.1亿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中国铁路在运力调配、服务优化与安全管理上的扎实行动,更彰显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
运力提升支撑国民出行需求。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10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175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927列。如此庞大的客流能够得到有效疏解,核心在于铁路部门的精准预判与科学调配。铁路部门提前梳理历年客流规律,结合今年“返乡+旅游+商务”交织的出行特点,建立“以需定供”的弹性运力机制——在客流高峰日通过加开列车、动车组重联等方式扩容,既避免资源闲置,又能精准匹配出行需求。2025年1至8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突破32亿人次,同比增长6.7%,这一数据既印证了经济社会的活力,也体现了铁路运输能力的持续提升;而“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线路覆盖的逐步加密,更让更多地区接入全国快速客运网,为民众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
服务升级提升出行体验。铁路部门在保障运力的同时,始终在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让出行更有温度。从全国层面来看,铁路部门及时发布余票信息,温馨提示旅客关注天气变化、预留进站时间、规范携带物品,把关怀融入出行各环节;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客运领域全面使用电子发票,解决旅客报销“多跑路”的难题;北京西、上海虹桥等19座车站试点的“轻装行”服务,提供“门到站”“站到门”同城行李搬运,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基层车站的服务更显细致,如沈阳局锦州站在“双节”前全力升级服务:结合客流特点深化“畅通工程”,用栏杆隔离进出站与购票通道避免拥挤,在进出站口增设地面引导标识助旅客快捷通行;售票处、验证口更新1米线地标,摆放“遵德守礼”“文明锦州”展板引导文明排队;工作人员主动擦拭灯箱、快递柜,用擦地机清理地面,反复擦洗座椅污渍,即便累得满头大汗仍坚守……这些暖心举措让旅途多了份舒心。
精细管理保障运输安全。新闻报道中“运输安全平稳有序”的表述,离不开铁路部门全链条的精细化管理与全方位安全保障。铁路部门构建了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安检查危严格执行“逢包必检、逢液必查、逢疑必问”的准则,切实将危险品拦截在站外车下;同时加大设备检修维护力度,对列车、轨道等关键设施开展常态化排查,从源头消除安全隐患。在客流高峰期间,铁路部门还加强与地方运输、交管部门的协同联动,针对节日期间列车首末时刻制定专项运能保障方案,形成多部门协作的大交通格局,既提升了运输效率,也进一步筑牢了安全防线,让每一位旅客的出行都多了份安心。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的亮眼表现,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必然结果。从1.1亿人次的运输规模,到贴心周到的服务,再到平稳有序的安全保障,中国铁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交通服务民生的内涵。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