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时评频道>>金虎社会
【我的铁路风景】漫评:东北西南首趟联运班列 铁轨上的 “跨区纽带”

2025-10-20 10:54: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漫画作者:刘艳丽

近日一列载着药品的X8647/8/7次班列从沈阳沙岭站缓缓驶出,目的地是成都大弯镇。这趟看似普通的货运列车,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是东北首趟开往西南的多式联运班列。2693公里的路程,49小时直达,比普通货运列车快了近三分之一,就像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之间,架起了一条跨区纽带,让跨区域的货物流通从此有了新选择。

对企业来说,这趟班列最实在的好处就是“省时间、更靠谱”。以前东北的轮胎、汽车配件要运到西南,普通货运列车得走70多个小时,遇到中转还可能延误,企业常常要提前囤货,占用不少资金。现在不一样了,这趟班列每天准时发车,就像货运版“高铁”,出发和到达时间都能确定,全程49小时稳稳送达。沈阳一家汽车配件厂的负责人说:“以前给成都的客户供货,得提前一周发货,现在两天就能到,客户催单少了,我们也敢接更急的订单了。”不光是快,班列还采用集装箱编组,货物不怕风吹雨淋,加上铁路部门的“门到门”服务,从工厂提货、装箱安检到最后送达客户手上,全程不用企业多操心,物流效率提上去了,成本自然也降了不少。

铁路部门为了这趟班列能顺利开行,下了不少“细功夫”。在筹备阶段,他们专门组建了专项工作组,跑遍东北各地摸排货源——小到日用品、食品,大到轮胎、化工产品,把适合通过铁路运输的货物都梳理得清清楚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行后,又优化运输组织,提前完成集货、安检等流程,压缩站内作业时间,还加强了铁公联运的衔接,让货物从火车下来后,能快速转成公路运输送到目的地。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凑在一起就成了“全程高时效、作业高效率、服务高品质”的保障,也让这趟班列成了企业眼中的“放心之选”。

从更大的视角看,这趟班列的意义远不止“运货”。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通过更便捷的物流通道对接西南市场,把“东北制造”送出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也需要东北的原材料和特色产品,丰富本地供给。这趟班列正好打通了这个关键节点,成了两地经济协同发展的“纽带”。而且,这不是孤例——今年以来,国铁沈阳局已经开行了蒲河至广州、兴隆山至金港等多式联运班列1603列,这些班列像一条条“毛细血管”,不断完善东北的货运物流网络,让东北与长三角、珠三角、西南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铁路部门进一步拓展直达站点、加密开行频次,相信会有更多这样的多式联运班列跑起来。东北的大米能更快端上西南家庭的餐桌,西南的电子产品也能更便捷地进入东北市场;或许会有更多企业因为物流便利,选择在东北或西南布局,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是这趟班列带来的长远价值。

一趟班列的开行,看似是铁路运输的一小步,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一大步。它用铁轨连接起不同的经济区域,用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用服务温暖了企业和百姓。在推动东北振兴的路上,这样的“跨区连心桥”越多,区域发展的活力就越足,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有盼头。

责任编辑:宋长春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