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时评频道>>时评
振兴论“谈” | 陈亚文:抢抓机遇开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5-10-29 20:13:54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亚文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信心。当前,辽宁处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关键阶段,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加速释放,民营经济以占全省GDP50%以上的贡献率和96%以上的经营主体数量,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进一步抢抓机遇、补齐短板,将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强化法治保障破除发展壁垒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是推动民营经济繁荣发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辽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仗”“先手棋”,以一系列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活力显著提升。2024年,辽宁民营经营主体增长3.2%,经营主体活跃度首次超过全国水平。展望“十五五”,辽宁应加快破除市场壁垒,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负面清单,完善“政策库—企业库”双向匹配机制。同时,畅通政企常态化沟通和解决诉求渠道,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进而提升民营经济活力、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为民营经济发展积蓄更强动能。

  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是民营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健全法规体系、规范执法行为、强化司法保护、完善信用监管等举措,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平衡,让企业家真正感受到“如鱼得水”“如沐春风”的归属感,增强企业家投资信心。具体实践中,重点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在项目“承诺制审批”、畅通常态化诉求反馈渠道、提供便捷服务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加快健全政法机关信访平台与“12345热线”等信息共享机制,开展涉企案件专项监督行动,针对乱收费、乱罚款等突出问题,持续推进“综合查一次”清单管理和包容审慎监管,以法治力量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发挥民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辽宁的全面振兴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的重大使命,也是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大力提振民营经济活力,推动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正成为辽宁增强发展新动能的关键路径。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充分释放民营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潜力,充分借鉴“创新雨林”培育模式,加快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大力支持民企建立研发中心、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核心技术攻坚与迭代升级,将创新基因深植企业发展命脉。

  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关键在于厚植优质创新生态,要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借鉴浙江省“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联动经验,串联“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价”创新链条,并联人才、资金、中介等创新要素。同时,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载体,为创业者和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服务。对新认定或取得显著成绩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给予奖补和政策支持。加快创新协同,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推动领军企业打造一流企业,同步开展梯度培育行动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结合辽宁实际,可以从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梯度培育体系两方面发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一流企业,引领产业升级。以培育一流企业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做大经济总量的重要抓手,支持头部企业增资扩产提质增效,推动沈阳远大、东软集团等TOP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引导拓荆科技、芯源微、富创精密、中科仪等领军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推进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鼓励美行科技等重点企业与辽宁联通、网通计算中心加强合作,打造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健全梯度培育体系,助力民企做精做强。以促繁荣、提质量、优结构为目标,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设。完善“个转企”“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实施激励引导、融资支持、精准服务,推动中小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化发展和设备更新改造等关键环节给予企业帮扶。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对新认定的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给予奖补。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围绕制造强省工程,突破新技术新工艺,加速推动现有产业优势化、颠覆性技术产业化。

  坚守实业深耕主业追求卓越,与全面振兴同频共振

  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聚焦提质增效,夯实价值创造基础。推动大中型民营企业做强主业,精进产品与服务,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行动,以优质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竞争优势。加快重点企业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培育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支持重大技术装备首次研制应用。

  提升服务品质,推动服务业全面升级。以提振消费、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新需求为契机,推动消费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文体旅等行业品质。大力发展体验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增强消费者满足感、舒适度和获得感。依托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机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升级,支持研发、设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型服务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支撑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推动经济迈上新台阶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促使关联密切的民营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促进外部规模经济、知识溢出和深度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区域经济的突破性增长。

  聚焦链主引领,推动集群化发展。围绕高端装备、汽车、航天航空等重点产业集群,支持远大集团、东软集团、辽宁禾丰、新松机器人等头部民营企业布局重点产业集群。引导科技型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健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机制,培育壮大链主企业,支持头部企业优化整合产业链,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作用。以重点产业链“双链长”制为牵引,推进“聚链成群、聚群成势”,以集群建设带动产业规模提升、结构优化调整。

  实施精准招商,引资深耕产业链。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战略,深耕重点产业链招商,围绕重点产业集群核心需求、关键缺失环节,明确招商方向及重点企业目录,引进国内外领先企业、研发机构及团队,推动落地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对新引进的重点项目给予扶植;对符合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的新设立或新迁入工业企业,给予落户奖励;对落户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土地等关键要素支持。

责任编辑:张刚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