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金虎时评>>作者文集

严控下的“柔性”值得推广

2021-06-05 11:47:35来源:东北新闻网

  近日,北京、上海等城市流调报告出现一大变化:新增确诊病例流调报告中隐去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这种在尊重个人隐私、弱化病患及家人压力的同时,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做法,值得赞誉和提倡。(1月24日澎湃新闻)

  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2021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然而我国部分地区新冠确诊病例的零星散发,时时牵动着国人的心,而这些零星散发病例的活动轨迹更是大家关心的重中之重。为防止疫情的大规模散发和复发,很多地区近段时间以来强化了管控措施。笔者发现在近段时间很多地方的公开流调报告中出现了一大显著变化:新增确诊病例流调报告中隐去了病例的性别、年龄、籍贯等个人信息,以涉及区域和场所的信息披露为主。这一做法与以往相比更加尊重个人的隐私,在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又减轻了病患及家人的压力,这种做法“只提轨迹不提人”,与时俱进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方式方法值得大大点赞。

  自去年春节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开的流调报告就成了管控疫情的一种手段,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传递满足了人们信息获取的需要,很快就成了公众重点关注对象。及时准确公布确诊病例的流调信息,不仅关系着一个地区的防疫形势,同时又牵扯到确诊病例的尊严和隐私。普通老百姓出于自身原因和各种各样的忧虑心理,往往对确诊病患的流调信息格外敏感,尤其是当公众发现确诊病例就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如果这些确诊病患的流调信息一览无余的暴露在公众眼前,不仅会引起确诊病例的强烈关注和热议,甚至可能引发其他人对患者身心造成伤害的网络攻击。因此,如何适度适宜地披露流调信息,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隐私与疫情防控需要之间的平衡,考验着各地疫情防控的能力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水平。

  当前,在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的工作形势下,很多地方政府都在在防疫抗疫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能够虚心接受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创新工作。然而依然有很多地方放松了警惕,防疫模式也墨守成规,更多的地方是亦步亦趋,宁可过分严管恫吓百姓不出事,也不因地制宜改进工作去创新。之所以为“只提轨迹不提人”的流调报告点赞,在于这种方式在于把握好信息披露的分寸,处理好了维护公众利益与保护公民隐私的矛盾关系。特别是除必要的轨迹之外,不再公布患者性别、年龄等非必要信息,不给部分不怀好意的网络喷子以可乘之机,避免了信息溢出可能招致的网络暴力和人身攻击,折射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对公民隐私权的重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定会到来。如果各地均能够争先恐后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紧跟国内先进典型的步伐,创新好的措施,走在全国前列,防疫抗疫将更显人性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老百姓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责任编辑:王诗茗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热门新闻排行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