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北斗时评>>作者文集>>梁启东
梁启东:“下沉”“上行”两手抓,扩大农村消费规模

2022-06-29 11:40:22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作者:梁启东

  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希望巨大、潜力巨大。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农村消费规模在扩大,消费速度在加快,消费结构在升级,消费潜力在逐步释放。当前,农村流通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短板;农村消费环境比较差,部分地区存在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扩大农村消费规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里,笔者认为,可以“下沉”与“上行”相结合,通过“两手抓”,扩大农村消费规模。

  通过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把县域作为统筹农村商业发展、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切入点。县,是我国承上启下的重要行政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县域消费是“双循环”的重要通道。2019年我国县域经济总量达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41.0%。我国县域人口达8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比重接近62%,巨大的县域人口是未来消费增长的潜力所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消费增长提供了财力支撑,成为促进内循环发展的基础动力。我们欣喜地看到,4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流通畅通和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作出了部署,明确了未来扩大以县域为重点,扩大农村消费的思路。据悉,由商务部组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着力在农村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县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通快递,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通过消费“下沉”,引导和推动城市的生产流通企业下乡,带动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理念下乡,促进供应链、物流配送和商品服务下沉。以扩大县域乡镇消费为抓手带动农村消费,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商贸企业下沉渠道,充分释放农村消费的潜力,改善农村的消费环境。目前,全国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直接通邮,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98%;约八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中心;获得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约5.5万个;2020年,农村地区累计收投包裹超300亿件,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出村进城超1.5万亿元。通过推进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统筹软硬件建设,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民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乡村民宿、休闲农业等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

  通过消费“上行”,推动农产品进城,建立更紧密的产销衔接,并强化产销对接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多种模式实现精准对接。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支持建设产地专业市场,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促进农户与市场有效对接。发展农资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因地制宜发展冷藏保鲜、加工等服务。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设施短板,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更好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以农产品主产区、主要集散地和主销区为基础,提升产地初加工、批发和零售等环节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促进流通节点有效衔接,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完善跨区域产销链条。

  通过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农村消费。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改善汽车使用条件,优化汽车管理和服务,释放汽车消费潜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支持废旧物资回收体系建设,激活家电家具市场,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促进绿色餐饮发展,加快培育绿色餐饮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类线上线下餐饮促消费活动,完善餐饮服务标准,支持以市场化方式推介优质特色饮食,提升市场人气,提振消费信心,释放餐饮消费潜力。加快发展乡镇生活服务,支持建设立足乡村、贴近农民的生活消费服务综合体,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农产品收购、农产品加工、商品配送、废旧物资回收等多种服务,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通过促进农民增收,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高购买力水平,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收入决定消费。农民的收入,直接决定农民的支付能力,进而决定了农村市场需求的规模大小。只有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才能扩大农民的消费,带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扩大。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2015-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在8%以上。要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开辟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民增收的新空间;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等方式组织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延长农业生产链,使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使农民从产品的储藏、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健全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以扩大农民工就业增收空间。进一步提高农村消费吸引力,提升农村文旅服务功能,鼓励文旅、民俗等资源丰富的乡村推动商旅文体娱融合发展,以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

  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农村消费。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道路、邮电、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全力打造农村居民消费的硬件环境,调动群众消费的热情。继续推动电商走进农村,扩大电商覆盖面,加快发展县域电商产业园,推动商贸、物流、快递等资源整合,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推进体系。搞活农村市场流通,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商业网点,搞好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工业品能够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完善农村市场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决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短斤少两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杜绝过期、到期商品和残次品倾销行为,从制度和实施层面上解决农村消费市场的无序状况,确保农民群众的安全消费和放心消费。

  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完善惠企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农村消费。按照2022年初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的精神,鼓励各地通过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等手段推动非国有房屋出租人加大租金减免力度;允许连锁企业单个门店享受小微企业租金减免政策。推动流通企业工商用电同价政策尽快全面落实,支持具备条件的转供电用户改为直供电,严查转供电主体电价违法行为,确保电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受疫情冲击严重的流通企业给予专项补贴。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流通行业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规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节水器具等绿色智能产品的信贷支持。鼓励相关保险机构为企业开展信用销售提供风险保障。同时,要完善对县域商业设施建设的用地、金融等政策,将县域商业设施、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范围,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给予快捷通行、车辆通行费用减免等支持,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农村商业发展更大的支持。(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责任编辑:宋长春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