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北斗时评>>作者文集>>梁启东
梁启东:用文化的视角来感悟城市

2022-07-19 05:35:55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作者:梁启东

  文化是什么?

  文化真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每时每地都围绕在你身边。

  为什么要从文化的视角感悟城市?怎样从文化的视角感悟城市?

  城市是文化的符号,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城市文化的传承史。

  城市是文化的集散地,城市里到处都有文化。

  你可以透过高楼大厦的天际线,感受城市的雄浑壮观之美;也可以透过一个个街头雕塑、小品,透过路边的树木、青草和花丛,透过鳞次栉比的广告牌、墙画,欣赏到城市的细致之美。

  你可以在清晨的集贸市场小贩子的叫卖声和酒吧夜场的喧闹声中,听到城市的喧嚣之美;你也可以在美食一条街和夜市的人间烟火中,嗅到城市的味道之美。

  你可以在公园里打着太极或者拉着宠物犬漫步的老人中,感受城市的休闲之美;你还可以在马路上快速行进的车流和路边年轻一族上班上学急冲冲地脚步中,感受到城市律动之美。

  这些,都是城市的文化。

  城市的文化生活展现丰富而多彩多姿,无论是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庙会,还是手工技艺、游戏杂耍、民间传说、方言俚语都有表现。以大鼓、二人转、评剧、东北秧歌、舞狮、舞龙、皮影戏、杂耍等为代表的戏曲演艺类,以庙会、元宵灯会和其他传统节日等为代表的节日庙会类,以民间小吃、风味食品为代表的风味饮食类,以雕刻、陶瓷、年画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类……这些内容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性和动人的文化魅力。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你从不同视角,都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脉动,有了这样的感受,你就会对城市的认知越来越加深,越来越依恋。“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类的生活,因城市而变得更美好。

  城市在文明的感召中,成为人们休憩栖居之地。

  城市在文化的教化中,成为人们心灵安放之所。

  城市在民俗的熏陶中,成为人们生态宜居之域。

  独特乡音、地域风味是一座城市最亲切、最难以忘怀的味道。

  风俗习惯、生活经历是一座城市最深情、最刻骨铭心的眷恋。

  城市的文化,犹如春雨,赋予城市活力,滋润人们心灵。

  城市的文化,犹如阳光,赋予城市灵性,启迪人们心智。

  城市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森林、五颜六色的建筑、琳琅满目的商品、车水马龙的眩晕,还应该有大学,有科研院所,有图书馆、书店,有博物馆、展览馆,有剧场、音乐厅……你在那些鳞次栉比的建筑中,可以找到充裕的文化符号;在大学校园里,可以找到追梦的信心和勇气;在科学院和研究所里,可以找到旺盛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图书馆、书店里,可以找到做人的高雅和品位;在博物馆、展览馆里,可以找到文化的养分和能量;在剧场、音乐厅中,可以找到城市迷人的气质……或许,你在城市某个不起眼的街头,却很可能散落着浓浓的人文意蕴,或者可以找到诗和远方。

  看一个城市,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往深里看,是文化。

  繁荣、喧嚣、纷乱、竞争,恢宏的建筑、生活的快节奏……这些似乎是一个现代城市的代名词。早年,当你以一个毛头小子或者青涩女孩的身份进入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对这一切都感到新鲜,又能够自然的接受;而步入中年、老年,你可能更喜欢一份素雅、一份娴静、一份轻松。城市的快节奏与现代化可以让你迸发出更多的激情,可以让你产生拼搏的冲动;而绿色、休闲、雅静也会让你对城市有温馨的体验。

  城市的发展需要快节奏,城市的文化可能需要一些慢生活,慢生活可以更好地涵养人文底蕴,保留文化根脉;城市的建设需要“提档加速”,城市改造不能急功近利、大拆大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涵养了居住城市的人们。

  一群城市居住的人们,润泽了城市鲜活的文化。

  之于城市,文化既是精神力,也是物质力;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文化可塑城市之形,可筑城市之魂,可促经济繁荣,可增城市核心竞争力。

  之于城市,文化力也是经济力、生产力。一个城市如果不会做文化文章,如果不会挖掘文化资源,如果不会彰显文化活力,那么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城市。

  当今世界,区域间的竞争已从经济层面的竞争逐渐转向文化层面的竞争,文化日益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许多地区都在纷纷行动,提目标、做规划、搞设计、出政策,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大战略。

  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人们对文化的追求,本质上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是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

  如今,文化消费正在成为市民消费的新热点,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人民群众的消费重心正由物质产品领域向精神文化产品领域转移,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需要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成为了扩大内需市场的新选择,也是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新领域。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

  城市的建设,在呼唤文化;城市的发展,也在创造文化。


责任编辑:宋长春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