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电影《长津湖》在全国热映,电影再现了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慷慨赴朝,与武装到牙齿的敌方王牌之师血战到底的英雄史诗,受到广大观众的高度赞誉,票房一路走高飘红。
英雄的精神在传承。 “十一”假期,很多沈阳市民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看了这部电影,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长津湖战役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牺牲。”一位90后的沈阳市民,在看过电影之后,特意来烈士陵园瞻仰祭扫;“‘十一’假期,每天来祭奠烈士的人都特别多。10月3日下大雨,还有1000多人来祭奠瞻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负责人肖淑芬说;“将敌人全部炸死,自己也壮烈牺牲……”10月5日上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一个年轻的父亲正扶着孩子的手,一字一顿地读一级英雄孙占元烈士的碑文……
这部电影契合了时代脉搏,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新中国成立72周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长津湖》的上映,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电影《长津湖》以71年前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义无反顾赴朝作战,他们以“钢少气多”力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钢多气少”。176分钟的电影令观众感叹“意犹未尽”:“无任何滤镜的好看,近几年最好看的战争片!”“全片176分钟,没有任何一段是多余的,甚至没看够。”
这部电影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电影《长津湖》用176分钟,生动诠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从杨根思抱起炸药包与敌同归于尽,到“冰雕连”卧在摄氏零下40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直到生命尽头仍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人们明白,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自2020年9月19日修缮一新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恢复开放以来,超百万人前来参观,纪念馆网站上也留下了数十万网民的“献花”和留言。“老师告诉我们,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壮丽篇章,志愿军是从我的家乡丹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我要好好学习、强健体魄,未来也像英雄们一样为国家做出贡献。”参观完抗美援朝纪念馆,丹东市实验小学学生孙笑熙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们不能忘记有多少革命先烈、英雄志士为了今日之和平、时代之盛世,经历了多少苦难和艰辛,才有今天来之不易、用之不觉的和平与安宁。
这部电影展现了人们的爱国热忱。该影片一上映就“走红”,再次证明,爱国主义才是永远的主旋律。如今,走进丹东,鸭绿江断桥、大堡机场、凯旋门……这些抗美援朝时期留下的遗址遗迹,如红色烙印一般镌刻在丹东的土地上。爱国主义精神跨越时空维度、焕发强大光辉,点燃每个人心中对英雄英烈的崇敬之情,催发每个人灵魂深处对伟大祖国的讴歌赞美。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砥砺奋进,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高涨,中华民族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伟大时代才有伟大作品,行进在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爱国主义是我们标定梦想航向的指明灯、阔步强国征程的新路标。电影《长津湖》的火爆,因为它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更是同时代遥相辉映的红色作品,唤醒了人们心里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这就是《长津湖》的魅力所在。(安进秋)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