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北斗时评>>热点评论
抑郁症筛查只是一个“点”,应让保密、治疗连成“线”

2021-11-12 09:03:13    来源:红网 分享到:

  ——本文系红网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近日,教育部在对《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提案》的答复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到学生的健康体检内容中,要求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心理异常学生。这一举措体现了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被置于同一高度。

  让众多网友担忧的是:抑郁症筛查结果如果没有被严格保密,抑郁症的确诊者是否会遭歧视、误解?确诊抑郁症的孩子会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吗?这种种疑问都意味着,虽然抑郁筛查纳入学生体检这一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了避免它从“蜜糖”变为“砒霜”,需要有后续的配套措施及时跟上。

  最直接的就是筛查结果的保密问题。当下,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或误解。为了保护患抑郁症的青少年免受二次伤害,做好筛查结果的保密工作十分重要。根据2021年最新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学生个体健康体检结果先由健康体检机构以个体报告单的形式向学校反馈,再由学校向学生及监护人反馈。这一过程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经手多人,尤其是学校将个体报告层层下发的过程中,需经由年级、班级再到个体,具有很高的信息泄露风险。复杂的反馈制度很难做到信息的完全保密,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学生体检数据查询平台,在体检中将数据直接录入系统,学生及其监护人集中在平台查看学生本人的体检报告,除档案管理人员外,其他老师、同学不得查看。这既可简化流程,也可提升保密性。

  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确诊抑郁症的孩子需要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世卫组织2018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超3亿人患有抑郁症,但仅有不足一半的人接受了有效治疗。2019年《英国精神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长达三十年的观察研究显示,早年抑郁症状的累积会在后期产生更加严重的损伤及影响,这意味着尽早对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帮助,但抑郁症仅靠校内的心理咨询是不够的,患者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医,这就需要各个地方为患抑郁症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就医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获得治疗。

  由于这部分抑郁症患者还是未成年人,他们就诊需要监护人陪同,他们的治疗也需要得到监护人的理解和支持。那么如何让学生家长更了解青少年心理疾病,并在孩子患抑郁症后积极配合治疗呢?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学生的诊断报告上应写明该病的成因、后果及治疗措施,以便家长了解其严重性及治疗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是学校应联合家委会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工作,提高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总的来说,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只是一个“点”,相关的保密工作、后续的干预和治疗、家长重视度的提升则是更多的“点”,只有把这些“点”连成“线”,才能真正筑起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防线。

  文/聂文心(中国传媒大学)


责任编辑:王诗茗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