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时评频道>>大家之言
在充电宝3C标识上造假,将公共安全置于何地?

2025-07-04 08:12:11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中工网评论员陈婉扬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官方网站通知,6月28日起,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新规发布后,《解放日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些商家以“新国标系列”“可携带上飞机”“CCCs”等字样在产品包装上玩“文字游戏”,兜售不合规充电宝。在某些电商和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商家售卖各种款式的“3C”标识贴,试图帮助那些不合规的充电宝蒙混登机。

3C标识是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专用标识,只能由获得认证的企业在产品通过检测后规范使用。擅自伪造、变造或冒用3C标识,不仅违法,还会削弱3C认证制度本身的权威性、有效性,让消费者“真伪难辨”。

一些商家在3C标识上“搞小动作”,不仅会误导消费者,也会为后续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乔装改扮”的充电宝,很可能是质量不过关的产品,进而对人们的财产安全乃至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报道显示,2025年中国民航已发生15起旅客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如此现实语境下,一些商家依然无视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了牟利投机取巧,令人气愤和无语——飞行安全的重要性,还需赘言吗?

面对乱象,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销售无标、假标产品的行为给予严厉打击。电商平台也应负起责任,及时下架相关违规产品,斩断“3C”贴纸等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关商品和做法依然有市场,也说明部分消费者还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有待提高。这也提示有关部门,要加强科普宣传,提升公众对3C认证重要性的认知,让人们能够自觉主动地拒绝质量不过关的产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公共安全无小事。既然有隐患,就该认真对待,竭力消除,而不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挖空心思搞旁门左道。期待相关乱象尽快被清理整饬。

责任编辑:宋长春

我要留言

昵称:
评论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