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趟由丹东凤凰山景区与沈阳铁道文旅集团联合发起的“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满载游客对边境风光的无限向往,从沈阳站缓缓驶出。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激活文旅融合的“流量密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蓄势赋能。
当传统旅游遇上场景化体验,当交通工作叠加文化传播,“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的开行,既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可视辽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窗口,也让民众在旅行途中读懂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铁路部门用真心用心打动人心,这趟专列身披丹东凤凰山、鸭绿江断桥等地域元素涂装,廊道内有镶嵌的抗美援朝老照片复刻展板、车厢连接处有悬挂的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等景点剪影,系列精心设计与列车工作人员化身“历史讲述者”的完美融合,让游客在“流动的历史长廊”中沉浸式追溯历史印记,“车上情景导入—实地情感强化—返程成果升华”的体验模式,赋予旅途非凡的魅力。
丰富的文化内涵+升级的全新服务,既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也为游客创造了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铁路部门聚焦不同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在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上下足“绣花”功夫,为让游客舒心、省心畅游边境风光,这趟列车推出了“吃住行”到“游娱购”的全链条专属服务,专属客服对接行程细节、景区VIP通道免排队、丹东特产直递到家,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浓浓的“铁柔情”,真正实现了从“购票”到“返程”的无缝衔接。与此同时,还原上世纪风貌的车厢、行进中演绎的抗美援朝主题短剧,为这趟行程上了价值,情感价值、文化认同随着列车的驰骋也被随之激活。这种服务模式的进阶,标志着文旅产业从粗放型向精细化、从单一化向综合化的转变,系列有力举措同步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壁垒。
站在更宏观的视角看最美边境旅游专列,“丹东·凤凰山号”的适时开行为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这趟以务实精神打造的专列,以每周160公里的往复轨迹串起历史记忆与当代烟火,旅程中丹东的山水之美、边境之美、红色印记的交融碰撞,为游客展现出一个老工业基地在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风貌。凤凰山的险峻不再遥不可及,鸭绿江畔的壮美厚重有了新的观赏维度,抗美援朝留下的精神遗产找到了现代表达方式,历史底蕴、红色文化、自然景观等资源优势被充分挖掘,并有效转化为地区发展优势,旅游专列的开行不仅畅通了民众了解老工业基地的途径,也为东北振兴注入强劲“铁动能”。
驰骋在辽宁大地上的“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通过场景模拟、创新服务等方式,让“文旅+旅游”物理叠加,实现化学反应。游客们的笑脸,映射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和变革,也折射出中国铁路暖心化服务的民生智慧。随着路网纵横延展,期待有更多更好更远的旅游专利持续开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东北全面振兴。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