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在沈阳站鸣笛启程,身披丹东凤凰山、鸭绿江断桥等地域元素涂装的车厢不仅承载着游客的期待,更开启了铁路服务与民生需求深度融合的新篇章。这趟满载着“全程托管式服务”的专列,以“铁轨上的民生温度”为笔,在辽东大地上书写着人民美好生活的生动注脚。
专列打造的“沉浸式体验”,让诗和远方从抽象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生活日常。“车上情景导入+实地情感强化”的模式,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地域文化的厚重。这种将旅游体验与历史教育、自然观光深度结合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出行的单一功能,让游客无需复杂规划,就能在周末实现“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这座“穿越时空的桥梁”,缩短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人与文化间的时空距离。
“全链条专属服务”让服务内容直抵出行旅客心底。从行前专属客服对接行程、每2周固定发车的贴心频次,到途中导游协助办理酒店入住,游览景区VIP通道免排队,再到返程时特产直递到家,“全程托管式服务”让旅客从“购票”到“返程”全程无忧从理想照进现实现实。尤其对于空闲时间有限的上班族、出行不便的老年人而言,无需操心交通接驳、景点排队等事务,意味着真正的放松与享受已经盈满旅途。如此服务体现的不仅是铁路服务的升级,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民生领域的具象化呈现。
专列的往复轨迹,串起的是老工业基地转型中“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当游客带着板栗与蚬子干踏上归途,车窗外流动的不仅是辽东山水,更是一个城市将历史记忆与当代烟火融合的智慧。铁路旅游专列的出现,既盘活了丹东的红色旅游资源与自然景观,也为当地特产开拓了销售渠道,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让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成果“红利”惠及更多人,游客收获了高品质的休闲体验,当地居民通过旅游经济提升了收入,城市经济则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
“铁轨延伸之处,皆是振兴之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生活更有“幸福”质感、更有“幸福”温度。
从绿皮车到旅游专列,变的是硬件设施与服务模式,不变的是铁路部门服务民生的初心。“丹东·凤凰山号”的启程,不仅是旅游业的繁荣,更是人们与美好生活的热情拥抱,这正是铁路服务正从“满足出行需求”向“创造生活品质”升级最佳注释。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