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篇章,英雄数不胜数,杨连弟就是其中之一。杨连弟桥是我国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铁路桥。七十多年前,杨连弟在这里完成登高壮举,七十年间,无数铁路人为了养护这座桥梁,一次又一次登高作业。这座曾历经战火的杨连弟大桥,始终矗立在青山绿水间,如一位时代的长者,见证着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一代代铁路人的无言坚守。
历经岁月淘洗始终熠熠生辉的“登高精神”成为了一代代铁路人的指路明灯。如今,杨连弟大桥依旧车来车往,笛声阵阵,这是属于所有杨连第桥隧工区职工的光荣与自豪。李玉斌作为杨连第桥隧工区职工,今年已经是他守桥的第13年。接过三代光荣的接力棒,铁路人的情怀在李玉斌的血脉里奔涌,他继续传承着杨连弟的“登高精神”。
七十年来,“登高精神”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时代内涵。瞻仰革命烈士,感悟初心使命。无数像李玉斌一样的铁路人正以实际行动,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不断丰富着杨连第“登高精神”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的生活逐渐向更加美好富足的方向迈进,今天生活中的快捷与便利已不是七十年前的人们能够想象。走在前辈用生命铸就的平坦大道上,却依旧能看到宝贵精神的代代传承。跨越百年的京张铁路、建设难度极高的成昆铁路、高寒地区的哈大高铁……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3.8万公里。在中国高铁历程不断攀登高峰的路上,无数铁路工匠传承精神内涵,一次次完成了技术上的“攀登”。还有无数像李玉斌一样的铁路一线职工,用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换来铁路每趟列车的平稳飞驰。
战争年代的英雄值得铭记,和平年代的英雄其实就在你我身边。在铭记中传承,在传承中奉献,在奉献中担当起铁路人的使命。他们面对枯燥的重复作业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高难度技术问题永不言败,直至解决;面对岗位职责认真履职,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永不过时的精神在岁月长河中闪的光,一部分来自永不退色的历史,另一部分来自人们的铭记与传承。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