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名为《峰爆》的电影横空出世,它描述了中国基建铁军在“铁道兵”精神的指引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但当山峰即将爆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不惜“弃隧保人”的故事。 作为铁路子弟,我从小即对“铁道兵”这个群体满怀敬意,他们作为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军种,为新中国的基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更是当代的“愚公”。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当大型机械巍立在祖国的山河之上时,我知道中国的基建再也不会如祖辈父辈那样“肩扛手拉”了。但在新时代里,我们又将面临许多新的“峰爆”,唯有发扬“铁道兵”的精神,敢想敢干,才能接起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大任。
以人为本,牢记“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电影中,当预判到滑坡体即将冲向县城时,工程项目部经理丁雅珺为了将滑坡体引向远离县城的方向,毅然决定炸毁已经修建了十年且即将完工的隧道。她双眼湿润着对职工们讲:“隧道毁了,我们再把它挖通,桥梁断了,我们就再把它架起来,大不了我们再来一个十年!”试问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十年?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之时,义无反顾的做出舍弃,这不正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完美诠释吗?
齐心协力,拥护“领导核心”。中华民族这艘巨轮正行驶在伟大复兴的航线上,中国共产党便是这艘巨轮的“舵手”。正是因为强有力的领导,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再难有出头之日;正是因为高效的“中央处理器”,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在短短几十年内有了质的提升;正是因为协调各方的出色动员,电影中的人民群众才能在灾难来临之时获得最及时有效的疏散与救援。唯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厚积而薄发。
坚定信念,写好“青春日记”。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面对危难,西方人的选择是诺亚方舟,我们祖先的故事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它向我们诠释了“人定胜天”的强大信念。面对当今世界上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青年一代必须坚信“山高人为峰”,如萌动新卉展示青年的英姿,以新刃之利击穿敌人的铠甲,将自己的青春同伟大时代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几个“十年”为党的事业贡献出光和热,将青春的日记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峰爆”永远不会停歇,矛盾永远不会消失。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凭借“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品质在强国道路上众行致远,面对困难与窘境,我们唯有敢想敢干,冲破樊篱,才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峰爆”。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