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7月,我省出现连续强降雨过程,其强度大、范围广,部分地区降雨区重叠度高,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城乡渍涝等风险等级升高,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迅速紧张起来,动员起来,时刻紧绷“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以“万全之策”应对“万一可能”。
要立足于“细”,拿出“结硬寨,打呆仗”的劲头,第一时间将一切风险隐患排查出来,尤其要继续针对极端暴雨可能导致的堤防决口、尾矿库垮塌、水库出险、山洪地质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等重大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和梳理,督促限期整改,消除风险隐患,并将此项工作贯穿整个汛期。
要做足“备”的文章,把防汛应用之物准备出来。要切实摸清本地区防汛物资储备数量,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布局,优化储备品种和规模,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应急物资调拨机制,明确调拨程序。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
要“料敌从宽”,牢牢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层层压实防汛防灾责任,全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确保关键预警信息直达基层责任人,根据形势需要,第一时间将危险区群众转移出来。
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迅速参与进来。防汛防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何针对薄弱地区部署抢险救援力量?如何更好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弥补人力不足?如何做好危险地区群众救助等工作?拉直一个个问号,需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参与,需要各路专家各展其长,凝聚起防汛防灾的强大合力。
汛情就是命令。各地各相关部门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慎终如始抓好防汛防灾工作,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精准施策,确保打赢这场硬仗。
(辽宁日报 经平)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